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上岸率45.84%,这个学霸班级太强了!
来源: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发布日期:2025/06/30 点击量:

他们脚踏实地、以梦为马,班级考研、考公上岸率高达45.84%;他们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先后获得过校优良学风班、先进班级等集体荣誉,班级同学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75次;他们矢志创新,勇攀科技高峰,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5项;他们牢记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展现宜院青年风采。他们就是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动植物检疫专业21级13班,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学霸班级的“成长之路”。

挺膺担当,彰显青春风采

四年前,48名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汇聚宜院,他们因动检而结缘,共同开启了在宜院的学习生活。在校期间同学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完成了一件件的“家庭事务”,这其中班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团支书胡琳更是支部的“黏合剂”,她积极组织团建活动,让大家在情感上联系得更加紧密;班长张琳善于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尽力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胡琳说“班委存在的意义,就是带领集体变得更加优秀”。正是在班委的协调和带领下,班级充满了团结奋进的氛围,3名同学成为中共党员,15名同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班级成员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宜宾市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巴中市巴州区“红心向党,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中勇担时代使命,彰显青春风采。班级累计志愿时长超1500小时,班级20人次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四年时光里,书写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学科筑基,成就上岸硬实力

动植物检疫专业实力为上岸奠定坚实基础:立足于“质量强国”发展战略的应用型特色,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与创新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动物病理学、植物检验检疫、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核心课程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检疫技术的全链条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拥有2万平方米的独立实验大楼,配备23个专业实验室及10余个实践基地,仪器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并依托动植物检验检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宜宾市重点实验室(中心)开展前沿研究,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提供支撑。动植物检疫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12人,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科研经费超过800万元,吸纳专业9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持续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多元发展,谱写奋斗诗篇

怀着对专业的热爱,同学们主动加入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中。“我们全班同学都对检验检疫有着浓厚兴趣和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为了动植物疫病检测及防治努力奋斗,这是我们班级成绩优异的最大优势”。班长张琳自豪地说。

以赛促学、历练自我。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20项,在大学生“互联网+”、挑战杯、正大杯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等大型赛事上斩获佳绩。通过竞赛的磨炼,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积极参与学部的科研项目,先后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有的同学还在学术会议上作了报告。

携手前行,互助共攀高峰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21级13班四年来持之以恒营造的优良班风与学风。班级学习氛围浓厚,自发形成了多个“学习互助小组”和“考研备战联盟”,资源共享、疑难共解、压力共担,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学习委员陈婷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前,她都会主动请缨担任“小讲师”,在班级群中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为同学们复习助力。“其实不只是我,我们彼此之间都是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这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贯穿了大学四年,让班级充满了活力。谈及最想感谢的老师,不少同学表示辅导员胡巧利老师及专业课教师们从学业规划、课程指导到考研考公政策解读、面试技巧辅导,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陪伴,是大家心目中可靠贴心的“引路人”。

2021级13班动植物检疫专业这一份令人瞩目的“毕业成绩单”是个人奋斗与集体力量交织的青春华章,更是农林学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使命的鲜活注脚。

(供稿/胡巧利 审核/郭鹏 终审/张青 编辑/王颖 制作/余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