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华经典诗文吟诵雅集在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宜宾学院工会委员会、共青团宜宾学院委员会、图书馆以及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团委协办,弦而歌之刘艳工作室和弦歌吟诵社共同承办。

雅集活动在悠扬的笛声中开篇。那清脆灵动的旋律,宛如春日里摇曳的红灯,点亮了在场所有人对经典的向往。从《诗经》的古朴纯真,到《楚辞》的浪漫瑰丽;从唐诗的雄浑豪迈,到宋词的温婉细腻,一篇篇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经典诗文轮番呈现。《大同》《关雎》《子衿》《春江花月夜》等经典篇章,在朗诵者饱含深情的演绎下,字字珠玑、句句传情,带领观众穿梭于历史长河,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博大。

当民乐合奏的《忆江南》响起,那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江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唤起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无限眷恋。

当身穿军训服打着军鼓的同学出场,用雄浑的男声吟诵着王昌龄的《出塞》,现场观众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吟诵声中,感悟着唐代军士们对和平的渴望,对家国的担当。

活动最后在邓静老师引领全场同学一起唱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结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祝愿,跨越时空,温暖着每一个人。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读书法,吟诵以其独特韵律将经典诗文之美娓娓道来,不仅深度赋能文学审美与鉴赏,更通过沉浸式的艺术表达,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情感桥梁,让观众在抑扬顿挫间与古今作者实现心灵对话,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媒,以诗词为魂,共同演绎了一场视听盛宴。刘艳、邓静和杨永德老师引领学生用深情的吟诵、动人的歌声,婉转的旋律为我们展示了经典的魅力。
(供稿/黄珂 摄影/李亚茹 审核/高正伟 终审/王颖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