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 发展战略: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
  • 治校理念:党建为核,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致敬劳动者】守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先锋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4/30 点击量:

编者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致敬以舒国成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科研劳动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真谛,党委宣传部特推出“致敬劳动者”专题,向默默耕耘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致敬,正是他们的执着坚守和创新奉献,让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



守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先锋

——记宜宾学院舒国成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在长江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有一支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使命的科研团队——宜宾学院舒国成博士领衔的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他们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深耕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用科技创新守护着中华文明的生态摇篮。2024年,该工作室获评“四川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

扎根长江上游 扛起生态保护重任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宜视察时指出:“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为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工作室聚焦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团队以30名高学历科研人员为核心(博士22人、硕士8人),平均年龄仅35岁,却已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累计经费近千万元。

“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舒国成博士介绍,团队重点攻关生物多样性格局维持与进化机制解析、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向,其成果直接服务于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实践。团队在四川发现了玉龙龙蜥(Diploderma yulongense)和贵州臭蛙(Odorrana kweichowensis)等一系列省级新纪录物种,开展的中国大鲵增殖放流现状评估等研究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研成果闪耀生态领域

工作室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两年发表SCI论文38篇,出版《青藏高原蛇类》《中国蝮蛇》等专著,授权专利4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蛇类》,该书由团队郭鹏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主编,是“青藏高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丛书”之一,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是目前青藏高原蛇类研究最完整、最全面和最系统的著作。

“保护长江生态是必须时刻身体力行的。我们依托团队研发的‘长江鲟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软件’正在申请教育部的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室。这款软件解决了无法利用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直接进行教学实验的难题,解决了濒危物种保护与生态教育的困难,以此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科研还必须落地。”团队成员郭鹏教授提到,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将技术转化为生态效益。为宜宾五粮液机场设计的“鸟情生态环境调研方案”,有效降低了鸟撞事故率。

青山绿水的“科学家卫士”

工作室不仅是科研平台,也积极培养相关人才。通过15场、超1000人的技能培训,团队使参与培训人员基本掌握相关监测与诊断技术手段,极大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防控。同时,“我们带学生深入野外,让他们亲手触摸生态的脉搏。这是我们每年研究工作的重点。”团队吴亚勇副教授说。这种“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已成为团队育人特色。

团队打破学科和地域限制,与中科院、三峡集团等3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技术交流30余场。在西藏慈巴沟保护区、宜宾生态质量样地监测等项目中,团队的科学建议被直接采纳实施。

“每一次科研突破,都是生态保护的新起点。”舒国成强调。2023年,团队在西藏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亚东县发现两栖类异角蟾属一未知物种。基于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关系重建,确定该种为新种,命名为庞达角蟾(Xenophrys pangdaensis),在国际动物分类学经典期刊《Zookeys》上发表论文,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团队高刚博士带领学生在宜宾市江安县橙花岛开展疏花水柏枝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监测时,发现一叶型奇特的车前属植物。经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王勇博士鉴定,确定为丰都车前(学名:Plantago fengdouensis),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属四川首次发现。

从实验室到山川河流,舒国成团队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土地。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动诠释——以科技为笔,以责任为墨,在生态保护的画卷上书写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未来,团队希望将工作室建设成为省内外知名、特色鲜明且部分研究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开放性工作室,为长江上游生态治理贡献宜宾学院智慧。正如舒国成所言:“守护这一江清水,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永恒的使命。”

(供稿/王颖 受访者供图 终审/张青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