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送爽,桃李芬芳。在洋溢着希望与收获的开学季,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全校上下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营造崇师尚学、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躬耕教坛·宜院力量”教师节系列报道,延续致敬与传承的主题脉络,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宜院实践”,旨在通过优秀教师们的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我校教师队伍立德树人、奉献进取的优良风貌,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凝聚学校发展合力。
严宽:扎根林学沃土 矢志育人兴农
在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提起严宽老师,师生们总会想起他穿梭在教室与田间的身影——深耕林学沃土十六载,他将论文写在巴蜀大地上,把汗水洒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更把心血倾注在莘莘学子的成长路上。

“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关注学业或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主动与他们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信心。”这是严宽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秉承的理念。严宽特别关注林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路径,他深知考研考公是众多学生的重要选择,经历过考博的他更明白其中的不易。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课堂上,他以抽丝剥茧的方式讲述知识,层层深入。课堂外,他化身为引路人,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有志于深造的学生提供复习指导。他结合自身的学科前沿知识,帮助学生梳理重点难点,分析报考策略,进行模拟面试。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吸纳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手把手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在科研实验中遇到瓶颈,他会提供思路,学生们没有信心,他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学生大胆探索。最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林学专业学生们的升学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在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丰硕成果。他本人也因出色的指导工作,多次荣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严宽除了在教育学生上教导有方,自己还积极参与有益于乡村振兴的科研项目。
“立足地方需求,将研究方向紧密围绕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土壤质量可持续研究,因为这正是宜宾乃至四川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严宽表示。他多次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查,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每当对土地的了解更深一层,心里想让农作物高产的决心就更坚定了一分。严宽将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他牢牢锁定宜宾市“5+2”农业产业体系中的茶、油樟、竹等特色资源,主持的各类项目经费达100余万元,通过这些研究,探索出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要走出校园,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带到生产一线,在服务地方中深化产教融合。”严宽深刻理解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三位一体的职责。2019年,严宽在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挂职锻炼。期间,他充分发挥“双师双能”优势,不仅帮助企业撰写并成功申报科技厅项目3项,更深度参与黑茶品质提升和安全性生产的关键技术攻关。同时,他作为林竹资源开发与利用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积极参与到新品种选育、土壤质量改良等研究中。
严宽表示:“在科研上,将继续深化宜宾林竹、茶、木本油料等相关研究,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科技支撑;在育人上,将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培养更多宜宾市急需的高素质农林业人才;在服务上,为助力宜宾乡村产业振兴和学校“申硕升大”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供稿/新闻中心 编辑/王颖 终审/张青 制作/余俊言)